最新請假理由:醫生建議我去北歐靜一靜|瑞典旅遊局開出全球首張「旅行處方箋」

在壓力成為現代人的日常病症時,瑞典給出了一種截然不同的解方。
不是藥,而是一趟旅程。

瑞典官方觀光局(Visit Sweden)推出的全新企劃 〈The Swedish Prescription〉,以「自然是最好的療癒師」為核心,邀請全球旅人以「開立處方箋」的形式,踏上一場以森林、湖泊、光影與空氣為藥的療癒之旅。

當旅行,成為一種治療

瑞典人深信,自然並非逃離城市的「風景」,而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
在這項計畫中,瑞典與精神健康專家合作,將「自然療法(Nature Prescription)」轉化為真實可實踐的旅行提案。

旅人可以在線上獲得一張「瑞典自然處方籤」,上面寫著「為焦慮者開立的森林散步」「為疲憊者建議的湖邊冥想」「為失眠者推薦的午夜極光觀察」等專屬指示。

每一張處方籤都不是觀光指南,而是一種溫柔的提醒:

「你需要的,可能不是更多的計畫,而是一次與自然的重新連線。」

瑞典式療癒:在自然中找回呼吸

瑞典的設計與生活哲學,一向以「less but better」聞名。這份極簡的美學,也延伸到他們對「幸福」的定義。

〈The Swedish Prescription〉 計畫中,每一項建議的行程都極為簡單——

  • 在群島之間划一段獨木舟;
  • 走進松林裡,只聽風與鳥鳴;
  • 坐在湖畔靜靜發呆,什麼都不做。

這些聽起來微不足道的行動,其實都來自 瑞典醫學與心理學研究:在自然中停留超過 20 分鐘,能有效降低皮質醇(壓力荷爾蒙)分泌;而在開闊環境中進行緩慢呼吸,能改善心律與睡眠品質。

這也是瑞典人「Lagom」精神的延伸——介於太多與太少之間的恰好,讓人得以回到平衡。

旅行,不只是遠行

在瑞典,旅遊與生活沒有明確界線。
〈The Swedish Prescription〉 不鼓勵「追景點」,而是讓旅行變得像一場安靜的修復。

瑞典觀光局特別挑選了八個象徵「不同心理需求」的地點:

  • 焦慮者的森林(The Forest for Anxiety):位於 Värmland 地區的濃密松林,讓人重新感覺到「呼吸的節奏」。
  • 倦怠者的湖泊(The Lake for Fatigue):靜謐的 Dalarna 湖畔,以溫柔水聲作為心靈的節拍器。
  • 創作者的孤島(The Island for Inspiration):一座可僅容數人停留的小島,斷網、斷訊,重新傾聽自己。

這些地點並非觀光勝地,而是「為身心開的風景」。每一個處方箋都附有 QR Code,可在地圖上直接找到推薦位置與行程建議。

從設計思維到生活提案

瑞典的這項企劃不僅是一場觀光宣傳,更是一種 文化敘事的轉譯
它巧妙地將心理健康、永續旅遊與北歐設計精神融合在一起,讓「旅行」從消費行為,變成一種生活提案。

這也是瑞典一貫的設計邏輯——當他們談設計時,不只是形狀與功能,更關乎一種「人與環境的關係」。
〈The Swedish Prescription〉 正是在這樣的基礎上誕生的:「讓自然成為一種服務,讓旅行成為一種治療」。

給自己的處方

在這個資訊過載、節奏過快的年代,我們或許都需要這樣一張「旅行處方箋」。
不為打卡,不為收藏,而是為了重新學會慢下來。

瑞典人相信,幸福的秘訣不是逃離生活,而是與生活重新對話。
而那份對話,可能就從森林的一陣風、一片湖光、一次靜靜的呼吸開始。

SOURCE

Picture of 曹竣瑋 好好生活書店店長 / 員林紀事影音編輯

曹竣瑋 好好生活書店店長 / 員林紀事影音編輯

彰化員林人,靠著多媒體接案維生,大學畢業後在家鄉開一間「好好生活書店」,並與在地夥伴一起製作「員林紀事」在地生活誌,期許自己可以成為一個自由並好好生活的人。
Picture of 曹竣瑋 好好生活書店店長 / 員林紀事影音編輯

曹竣瑋 好好生活書店店長 / 員林紀事影音編輯

彰化員林人,靠著多媒體接案維生,大學畢業後在家鄉開一間「好好生活書店」,並與在地夥伴一起製作「員林紀事」在地生活誌,期許自己可以成為一個自由並好好生活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