員林出產。大人物【noii noii – Estete】

Estete

台灣獨立手作品牌,noii noii 創辦人

noii noii,唸起來像是「no 依、no 依」

以可愛中帶點幽默、復古的動物插畫結合陶瓷創作。

也透過厚實柔軟的毛毛刺繡與各種材質運用,拼接出各種怪奇可愛的周邊商品。

近年以陶鏡、社群濾鏡等形式,發掘更多陶的可能性。

目前持續參與展覽,並與各領域品牌合作,期待用大人的可愛滲透人間,療癒眾生!

這次 Estete 回來員林,帶員林紀事吃吃她的專屬口袋名單美食與店家!

對於員林的記憶?

Estete:家離員林車站後站很近,每天都會聽到火車經過的聲音,通往後站的天橋是充滿回憶的地方。小時候常常在上面看火車經過 也有很多平交道,在爺爺的機車後座一起等火車經過,或是和爺爺一起散步去運動的時候都會經過,那時很喜歡等平交道,喜歡聽老式平交道會發出 「 燈燈燈 」 的聲音,很懷念的時光,因為大約在我高中時,鐵路高架化就拆除了,所以我覺得是很珍貴的記憶 ,很可惜,沒有拍照過。

居住在員林的時候,移動的方式是甚麼 ?

Estete:在員林移動時,我只能走路或腳踏車,其實在員林生活範圍我走路都會到,不太會騎車,車水馬龍的街道很可怕,自己覺得真的不能騎機車在路上,太危險了,其實有學騎車,但是很怕轉彎,我只會直線(哈哈哈)。分享一個有趣的事,因為我有一個國小一起長大的朋友,他在大同路上有開一家咖啡店──秋瀾號,那邊距離太遠我就走不到,所以有時候每次他要開店前有時他還要來我家載我哈哈哈哈超好笑,大概就是這樣。

甚麼時候離開員林 ? 離開的時候對員林的印象是甚麼 ?

Estete:其實我算蠻早的,我高中是在嘉義讀書,因為是美術班的關係,我是國中畢業就離開員林,所以就一路在外縣市讀書,所以跟別人大學時期早一點點,就離開這個生活地方。

國中畢業離開那時,我覺得員林還很熱鬧誒,國高中後考完試就會去光明街逛街,光明街很多人,也很多可以拍貼的地方,然後大學時期與現在回去就覺得年輕人口外流還蠻嚴重的,可能都移去台中工作,街上人跟店都少蠻多,過去與現在的景相就有落差了,就連過年也是,以前逛光明街都會塞爆不能動,但是現在就是沒什麼人潮。

懷念以前員林的哪個地方 ?

Estete:後火車站的天橋平交道,記得 921 大地震的時候,也是在後站的空地那邊避難 ,印象很深刻。

在他鄉生活,回員林的頻率多嗎 ?

Estete:其實疫情前我算是非常頻繁回家的人,約兩三個禮拜回去一次,因為家人都還是住在員林,也會很想念各種美味小吃 。

但是有疫情後,台北疫情比較嚴重,怕把病毒帶回去,所以就變成 3 個月左右回去一次,其實是因為前面在忙別的案子,忙完快要可以回去之後,結果疫情就大爆發,所以就變成半年回去一次哈哈,但是我跟我媽還蠻密切聯絡的,感覺比一般的爸媽與小孩的關係更緊密一點,會常常講電話,不會讓我覺得很久沒回家的感覺。

回來員林通常選擇甚麼交通工具 ?

Estete:高鐵轉台鐵再走 30 秒回到家 。

在搭乘交工工具回來家鄉時,通常會做甚麼事呢 ?

Estete:睡覺。

因為回來之前要把工作趕完,很累,所以常常睡過頭,有一次還不小心坐到台南,後來我都會設鬧鐘 ( 哈哈哈 ),家人還會一直打過來確認哪時候到台中,我覺得自己超廢 ( 笑 ),我很常都是在車門快關的時候衝出來,超可怕。

沒有睡覺的話會在車上聽音樂或 podcast,都會聽偏民謠、自然系的歌、讓我感覺在大自然,我喜歡很放鬆偏懶懶的歌。

離開員林到他鄉生活,是否曾想過回來員林生活 ? 為甚麼 ?

Estete:目前沒有想過,可能是老年後才會回來定居,目前還想多多去別的地方,例如台南等等的。

我自己是蠻希望能體驗更多不同種生活,因為工作關係在台北會比較方便,但未來也很希望能到其他城市生活,不管是台灣還是國外。

想要趁年輕身體狀態比較好,去體驗當地不同文化,學會當地的語言跟當地人溝通,覺得換一個人生的感覺。像之前去西班牙,因為本身很喜歡西班牙,所以就去學習西班牙文,可以去跟當地人聊聊天,當當幾天西班牙人覺得很有趣,還蠻希望再多體驗這種生活。也因為這樣,noii noii 品牌名也是那時候創立的名字。

覺得員林與您目前生活的地方最大的不同是什麼呢 ?

Estete:食物、人、還有生活步調 。

生活步調,員林步調很慢,台北太繁忙,密度很高,我覺得人與人距離物理上很近,心理上距離很遠,其實心理上距離很遠這個比喻對我來說還蠻喜歡的,我覺得員林它很棒的地方大家都很親切,可是覺得如果自己長期住在員林的話,鄰居長輩等等一定會問很多關於自己的私事,例如:你結婚了嗎?你還沒結婚不生小孩等等,就覺得很困擾。心想:還是在台北比較有隱私,在台北只要門關起來,鄰居互相比較不會講話,很有個人空間。

食物,就是員林的比較好吃,從小吃到大的最好了。

有一次帶朋友回來,因為他是基隆人,他本身也很愛吃小吃,就帶他來員林吃我喜歡的美食清單,他吃完一輪後就很尊敬員林,員林很棒,他覺得員林美食沒有南北部那麼重,味道很淡雅,他用這種很高級的字來形容 ( 哈哈哈哈 ),他覺得員林生活機能很好,騎機車都可以到,就覺得很像台南那種步調,人很親切,很適合生活的地方,所以其實我跟別人說我是員林人我是很驕傲的,真的這麼覺得,雖然我很少回來。

心中的員林

員林美食名單

Estete:新生路上的阿達炸粿還有凸皮湯、劉肉圓、第一市場旺來豆花、淡水碼頭火鍋店。

每次回去就是要一定吃旺來豆花,便宜又大碗,是我從小就都吃這種ㄘㄨㄚ ˋ 冰,我來台北之後,就一直去找尋豆花店或是ㄘㄨㄚ ˋ 冰店,找看看有沒有類似旺來豆花這一種冰店,北部全部都是那種糖水跟料淋在冰上,比較偏精緻,沒有那種ㄘㄨㄚ ˋ 冰、糖、料混好、古早味的感覺,小時候以為全世界的冰都是長這樣的,想說自己在台北怎麼一直沒有吃到類似員林的冰品,後來發現全台北大多都是這一種精緻冰品,最近才發現在新店有像旺來豆花這種混好的,就很珍惜它,還跟老闆說你一定要開下去!

如果有朋友來員林玩,您會推薦他去哪裡 ?

Estete:吃小吃 ,例如上述的美食清單。

還有員林現在有很多返鄉青年開的可愛小店,先前提到的從小一起長大的朋友回鄉開了一間咖啡店──秋瀾號, 讓我從不喝咖啡,到自己會買豆子來沖的神奇專業咖啡店 。

如果未來有機會回到員林定居,會希望員林可以再多一點什麼 ?

Estete:蠻長時間沒回去了,也不太清楚目前員林有什麼新得事物,但許願的話,應該會希望員林有一些晚上能放鬆聊天吃宵夜的小酒館 、小酒吧。

也希望有多一些中老年人,可以去參與娛樂活動或是學習課程的地方,可能是救國團或是社區大學那種,但希望比較有規劃過舒適漂亮空間,我發現非都市的長輩都比較沒有自己的生活圈。

例如像我身邊來說,北部朋友的媽媽跟中部朋友媽媽比較下來,有很大的差別,北部的家長很有自己的生活,他們會去做很多活動,交很多朋友,中部的家長可能早期重心都在家庭,但可能小孩長大了去外面生活工作,他們變得比較沒有自己的生活與興趣。

希望他們在孩子長大後比較悠閒的日子裡,可以更為自己活一點找到生活的樂趣,透過讓中老人去學習,進而認識一些朋友。

到目前為止,在生活上或工作上,員林這個地方帶給你哪些養分 ?

Estete:雖然是在台北出生、搬回員林、國中畢業又離開員林,看似住了很多地方,但員林是我長大的地方,也是我認為的家鄉,在這裡有疼愛我的家人、一群從小長大的好友,人與人的相處比較密切 ,雖然在台北住的時間已經快比在員林長了,但每次回到員林還是會覺得有充電的感覺,也好幾次在心裡覺得能在員林這種小城鎮長大真的太好了,沒有像都市小孩這麼多的資源和最新資訊,反而可以有很多時間在觀察、體會 事物,也能從環境中找到樂趣 。

文 soda oo

攝 soda oo

👉《員林紀事》在地生活誌Vol.1開店人生|購買連結:https://goodlifebook.pse.is/5mysum 

👉《員林紀事》在地生活誌Vol.02走市場|購買連結:https://goodlifebook.pse.is/5mysw4 

👉《員林紀事》在地生活誌Vol.3出去看看,回來走走|購買連結:https://goodlifebook.pse.is/5myswg 

👉全台友善書業供給合作社 書店皆可訂購:http://bit.ly/2Qe1yYp

Picture of SODAOO

SODAOO

SODAOO | 張育瑋 口頭禪好像是喔喔。 彰化員林人,2022愚人節裸辭,厭倦了辦公室的生活,現階段以自由工作者身份慢慢重拾自由,現以接平面設計、書冊編排、影像攝影為主。2019起斜槓擔任「員林紀事」在地生活誌設計師,定調雜誌風格與內頁編排設計。
Picture of SODAOO

SODAOO

SODAOO | 張育瑋 口頭禪好像是喔喔。 彰化員林人,2022愚人節裸辭,厭倦了辦公室的生活,現階段以自由工作者身份慢慢重拾自由,現以接平面設計、書冊編排、影像攝影為主。2019起斜槓擔任「員林紀事」在地生活誌設計師,定調雜誌風格與內頁編排設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