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在秋末的微涼空氣裡,嘉義用一場「光」的策展,邀你慢下來。第三屆「嘉義美白圖鑑」系列以《聚光小城覓隅白》回到舊城核心——興中街。以 21 間店家串聯、符號燈具展、街區散策與集章、周邊,把「美白」定義為一種光的總和、街道的美白、生活的留白:當眾多色光匯聚,就成為包容多元的白光;而我們在日常縫隙裡,願意替自己留下的一小塊空白。

虹光主視覺╳萬花筒街徽:把城市的日常折射成一張光譜
今年主視覺延續「美」字為核心,採透明虹膜底色;行走其間,角度一變、虹光乍現。畫面裡藏著來自 21 間店家的信號燈具符號。海報兩側的小弧角經巧妙組列,彷彿各色店家在街上相遇後綻放的微光。

街徽取「興中街的中」為核心,像萬花筒般放射,象徵百工百業的共同發光。當虹光海報貼滿街角,為期一個月的探光旅程正式啟動。

符號燈具展:從平面到立體,把店家故事點亮
活動期間,串聯店家門內外將掛起各自的符號燈具:

- 由店家特色轉譯的平面圖形,以 3D 列印化為曲線、弧形與直線的立體燈具。
- 往前咖啡製作所(二樓)前身為鐵工廠,將匯集 21 盞燈具成為展場中樞。
- 拿起手機掃描燈具,即可觀看店家環景、聆聽店主與街道的故事——每一盞燈,都是一扇通往城市的任意門。

老屋卸妝的留白美學:讓街道呼吸、讓人心留步
「美白」不是醫美術語,而是城市更新與共好美學。近年嘉義市推動「舊屋力」、「老屋卸妝」、「嘉有木屋」等計畫,搭配在地業者主動修繕與居民的美感維護,讓街道有了更明亮的底色。白光與虹彩,成為店家門前的遮陽、老屋的呼吸——替生活留白,也替城市留下一點溫柔。

興中街散策建議:從一盞燈,走進一條街

出發點|往前咖啡製作所:看完符號燈具展,實地走入街區。
諸羅設計塾:感受設計在小城日常裡的發酵。
慈龍寺濕壁畫:在林玉山筆下,讀一段「畫都」的由來。
仁武宮:聽「四個愛與四個不滿足」的故事,貼近在地信仰記憶。
西門交誼創新所:由舊興中派出所翻新,讓散步以另一種方式延續。

4 間店家 × 留白觀察:把片刻靜下來

- 黃記涼麵涼圓(文化公園旁):涼麵、涼肉圓的人氣老店。
留白亮點:銀色招牌成為門前小景,等餐時剛好拍一張有溫度的街角照。 - 佳佳洗衣坊:傳統職人洗衣,靠的是經驗與手藝。
留白亮點:鐵皮屋簷下的一小塊陰影,適合坐下聊天,把時光拉長一點。 - coffee PANTRY:把自己定位為「散步路上的茶水間」。
留白亮點:戶外座位以簡約材質呼應街道色調,坐下來看人來人往。 - 京製茶 Kyo Cha:木質外觀與清冷木香,藏著一期一會的品茶哲學。
留白亮點:入門客席旁的小松樹盆景,讓室內與街景在視線裡交談。

其餘串聯店家與衛星街區包含:聖塔咖啡、鵲鷗 Chill、興。台式海鮮酒食、穀谷、餘生咖啡館、C’EST C’EST、TiROSPACE、Forward Roasters/往前咖啡製作所、河司康、ONCEMORE 摘杯茶飲、樂檸漢堡、楓茶記、巴倫司康、西瓜珈琲、睦嶋咖啡、蘇比黛西、三宅一室……21 間在光裡相遇。
集章拿限量周邊:把城市的光打包帶走

今年以「白光/美白」為題,推出 5 款限定周邊:
- 集章摺頁小冊(店家故事 × 集章頁,一本走讀地圖)
- 虹彩主視覺海報(移步換景、折射虹光)
- 奶油白「美」字小徽章
- 透明水光面膜(與嘉義在地品牌 Beauty Authority 合作)
- 3D 列印符號燈具(展場款,集滿 20+1 間可獲得,隨機造型、展後取件)


集章規則:集滿 5/15/20+1 間可依序兌換不同組合。兌換地點與辦法請見活動 IG。

好好生活小提醒|怎麼玩最剛好
- 平日午後去走:光線最好、人潮適中,適合細看老屋與燈具。
- 把手機收一收:掃完燈具後,給自己十分鐘「不被打擾」的散步。
- 帶走一件周邊:海報或小徽章,都是把「嘉義的光」帶回家的方式。
活動資訊
嘉義美白圖鑑 LOST & FOUND
日期|2025/11/1–11/30
主場|往前咖啡製作所(二樓)× 興中街與周邊 21 間店家
更多|活動官網/Instagram(請搜尋「嘉義美白圖鑑」或 linktr.ee/lostandfound2025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