位於宜蘭的「美好排泄」,以其獨特的名稱與氛圍,成為探索過往與當下交織的場所。從蘇聯的黑膠雜誌到罐頭貼紙,再到各式老物品,這間店的命名、選品與空間設計都反映了對老事物的追求與反叛精神。每一位走進店中的客人,都在這段歷程中尋找屬於自己的連結。
在這裡,每一件收藏都承載著文化記憶與時代印記,彷彿是時光流轉中的一種「排泄」,釋放過往的「美好光芒」。
Good Life(以下簡稱為GL):請您先自我介紹,以及為什麼會開這間店?
我其實是商科出身,並非藝術相關科系畢業,而另一位老闆則是美術系背景。開這間店的起因,主要來是自個人的興趣。從小我就喜歡收集各種有趣的小物件。大學時,曾在西班牙當了八個月的交換生,那段期間我經常往東歐旅行,接觸到許多在台灣見不到的事物,這讓我更熱衷於收藏。
GL:大學畢業,當完兵後就開這間店了嗎?
是的,回台灣後,由於在等服兵役,才會開始考慮開一家預約制的店。我們有一個劇團,裡面有許多道具,而另一位老闆則曾在電影或劇組擔任美術工作,累積了不少道具。於是我們決定將這些東西集合起來,開了一間預約制的店,客人可以預約來參觀或使用,而我則負責顧店。當時只是想利用等兵役這段期間做點事情,沒想到當兵結束後,我依然繼續經營這間店,一直到現在。
GL:店名為什麼會叫美好排泄呢?
「美好排泄」這個名稱,是從英文直接翻過來的,就是 “good shit”。”Good shit” 這個詞是指好東西。如果覺得這個東西很棒,就會說 “good shit”。
GL:除了美好排泄,後面還有一個物是咖啡?
我們最初在宜蘭市,後來搬到羅東的中興文創園區,接著到蘇澳,這裡是我們的第三個地方。
我們有許多來自北部的客人,他們雖然只在店內停留三十分鐘至一小時,但他們實際的車程卻相當漫長且辛苦。因此,我們便增設小型的餐飲空間,讓客人可以待得更久一點。
「物是咖啡」這個名字源自於「物是人非」,寓意我們所販售的老物件曾經屬於上一代的人,雖然主人已不在,但物品依然被保留下來。因此,我們取名為「物是咖啡」,希望能夠承載這些物件背後的故事與記憶。
GL:是什麼樣的契機找到這個場域的?我記得它的前身是蘇澳衛生所。
我記得這個空間好像是鎮公所的,國發會曾補助整頓外面的白米河,也規劃了附屬空間,供地方創生或團體經營。我主要負責的一樓的部分,那時剛好有時間,就決定搬遷過來。
GL:這個空間非常多老物件或創意選品,您是如何挑選的?
大型物件主要是由另一位老闆負責,我負責小物件。我的挑選方式比較看眼緣,喜歡的東西就會挑進來。即便它們可能賣不出去,我依然會帶進來。
選品有四大文化主軸,分別是台灣、日本、美國和蘇聯。
我特別喜歡蘇聯的文化特色。在東歐旅行時,見識到東西方文化的強烈對比,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。蘇聯的色彩與物品質地獨具特色,這種文化差異讓我覺得非常有趣、衝擊。
例如這本黑膠雜誌,外形方正,內含六張軟黑膠,雙面均可播放。它的設計和排版充滿蘇聯共產國際的氛圍,冷峻且強烈,常用鮮紅色。雖然我並非美術專業,但這種稀奇、特別的感覺讓人著迷。每次翻開都充滿未知,因為整本雜誌以俄文排版,裡面的音樂可能在 spotify 或其他串流平台都找不到,這種未知的感覺讓人覺得很新鮮,雙子座會很喜歡(笑)。
雜誌的封面通常會圍繞在社會主義、科學或太空等主題,配色獨具特色。最特別的是,它沒有任何廣告頁。全球只有蘇聯和日本曾出版過這種尺寸的黑膠雜誌,但日本受到美國影響,屬資本主義體制,雜誌內充斥廣告。蘇聯的黑膠雜誌則僅限於政府宣傳或官方宣導,沒有廣告的雜誌真的很棒,很香。
GL:目前你覺得最有趣或者是你最珍藏的物件是哪一個?
對我來說,在我手上這段時間就是我的收藏。一旦它們被轉售,就成為他人的收藏。我對我的藏品都很珍惜,和它們相處也讓我感到快樂。
GL:如果有一件你特別喜歡的藏品被買走,你會不會很難過?
看到錢應該不會難過吧。開玩笑的,希望他們都能好好珍惜這些東西。
但仍有些物品我捨不得賣。如果這間店還在蘇澳的話,這一個開往蘇澳的火車鐵牌就不會賣掉。它應該是復興的火車牌,因為蘇澳是終點站,所以會有兩個終點站的標示。像這個是台中大里到蘇澳的班次。以前不是電子儀器,而是用翻牌子顯示的。
我們店裡也有許多文創寄賣商品,比如可以種多肉植物的海棠花紋泥盆,或是帶有老花窗紋路的陶藝器皿,都富有濃厚的台灣元素。這些文創商品放在老東西旁邊也非常和諧,不會有違和感。
GL:接下來關於餐點的部分,您們的招牌的飲品是什麼呢?
我們的飲品選擇相對較少,主要還是以販售老件為主。較具特色的是霜淇淋,我們經常更換口味,這點在菜單上有所註明。因為我是風象星座,所以口味會一直換,一直換。
今天的口味是黑糖香蕉,使用的是宜蘭南澳自種自熬的黑糖醬。原本是計劃做桑葚紅酒口味,採用員山的桑葚搭配紅酒,但由於我昨天忘記按下保冷鍵,材料壞掉了。
我們使用的許多原料大多來自宜蘭的農產品,如西瓜、洋香瓜、金棗,還有礁溪的溫泉番茄,以及南澳的魚鬆也曾經用過。
GL:您最喜歡的口味是?
霜淇淋的口味會根據當季水果和我的心情而變化,有時候會根據自己想吃的來決定。我來自嘉義,家裡有蔬果園,因此也會利用家裡的水果製作霜淇淋。
我偏愛茶口味,像是烏龍拿鐵和紅茶拿鐵,因為我很喜歡喝鮮奶茶,將它做成霜淇淋更加美味。我們使用的茶葉是來自武荖坑,靠近員山的某間茶行。他們使用的是來自阿里山的茶葉,製茶師親自到阿里山製茶,茶葉帶有濃郁的烘焙香味。我們將茶葉研磨成粉末,加入霜淇淋中,每一口都能品嚐到茶葉獨特的風味,味道非常好。
GL:創業到目前爲止,您認為最大的挑戰是什麼?是如何面對、解決呢?
這是我人生第一份全職工作。創業許多事情都得親自處理,只要一天沒開店,就會損失一天的收入。財務、選貨、進貨、報關等一切都由我負責,日常營運也得自己打理,真的非常累。有時會想,為什麼不去別人底下工作,反而選擇自己出來做?剛開始時,沒想太多,只是單純靠衝勁,覺得這會是一個很有趣的過程。
直到現在,我的初心依然未變。如果對某些事情感到厭倦,很難長久下去。因此,我會盡量在工作中找到樂趣。疫情期間,大家都受影響,我們也不例外。疫情和松菸的問題讓我們遭遇重大損失,再加上大停電,很多設備無法運作,真的是度過了艱難的時期。
GL:如果回到剛開店的您,您還會開這間店嗎?
我很喜歡銷售,尤其是有人因為我的分享而決定購買時,這讓我感到非常開心。最開始,我打算一邊經營這間店,一邊在無印良品打工。結果,面試官得知我有其他事業時,並未選擇我。
回頭看,我現在反而很感謝當時面試官的決定,因為這讓我能夠專心經營這間店。現在的工作讓我感到十分快樂,真的!
GL:所以客人進來的時候,您大部分都會介紹?
其實,我平時不太理會客人,常常擺著冷冷的表情。但如果需要與客人交流,我會保持和顏悅色,客人也就蠻喜歡的。
我們常常被客人諷刺,像夏天的時候觀光客比較多,但淡季的時候就幾乎沒人。有些年長點的客人就會說:「這些東西還能賣錢嗎?」或者更直白地說:「我真的佩服你們這些做文創的,賺不到錢還繼續做。」遇到這樣的情況,我會回他們:「哦,沒有人強迫你進來。」有時候甚至會回嗆他們(笑)。但其實,對大多數客人還是挺友好的。
我們的生意主要來自網路,比如透過 Instagram 或蝦皮等平台。有些客人專程從很遠的地方來宜蘭,看到實體店後會說:「怎麼跟網上的不太一樣?」我就會回他們:「對啊,我很會照騙,也很擅長感情詐騙,我超厲害的!」我們的風格跟別人比較不同啦。
GL:他們不會有落差感嗎?
我也不太確定,有時候我的態度會根據心情改變。
我每次都把這怪罪於雙子座,因為大家都說雙子座有兩種性格,而我還是AB型,這樣不就有四種性格嗎?就像腦袋裡開了一桌麻將。
所以,有時候面對客人,我的態度會不一樣,這也取決於對方給我的感覺。我想我應該在客人走進來的那一刻,就馬上在腦袋裡幫他算過八字、合過盤了吧哈哈哈哈哈哈哈。
GL:目前最暢銷的商品?
最暢銷的商品應該是黑膠,我們選進了台灣、日本和歐美的黑膠盤。日本的黑膠保存狀況最好,因為他們的環境濕度控制得當,台灣的黑膠盤很多因為潮濕已經無法播放,日本人或許是民族性比較愛惜物品,所以保存狀況都特別好。
相比之下,美國和歐洲的黑膠盤狀況較差,因此我們的黑膠盤大多來自日本。這也幫助我們擴大了顧客群,因為我們店平時不太會有五、六十歲的大哥來買東西,但他們對收藏黑膠很有興趣。我有時候去寄件會發現買家名字中有些比較早期的名字,比如「俊雄」、「義男」等,還蠻有趣的。我還會跟他們討論年輕時喜歡的偶像,像是中森明菜和中山美穗都很多,我都不太敢說我的小時候偶像是吃不起海鮮的某藝人。
我們主要 focus 在 70 到 90 年代的黑膠。對我來說這些音樂很新鮮,因為我是1997年出生,並沒有經歷過這個年代,因此這些歌曲對我來說也是「新歌」。
有時候會有客人來問我,他們剛買了黑膠機,希望我推薦幾張黑膠給他們聽。我通常會先問幾個問題,比如:「你平常喜歡聽男歌手還是女歌手?」、「你比較喜歡什麼曲風?搖滾、民歌、樂團,還是流行音樂?」,再根據他們的回答,推薦幾張黑膠給他們。
有時,也會有剛買黑膠機的客人請我推薦幾張黑膠,我通常會先問一些問題,比如:「平常喜歡聽男歌手還是女歌手?」、「喜歡哪種曲風?搖滾、民歌、樂團還是流行音樂?」,再根據他們的回答推薦。如果覺得這樣問太麻煩,也會直接幫他們整理歌單。最近,我也開始寫一些黑膠相關的音樂評論文章,幫助對黑膠有興趣的人更了解它的魅力。
GL:如果要以一句話來概括這間店,您會怎麼去形容它?
我原本想用「五感體驗,美好排泄」但後來覺得好像有點怪怪的。
這是指聽覺、視覺、嗅覺、味覺和觸覺。在這間店,你可以聽到黑膠,吃到霜淇淋,摸到各種老物件,還能聞到老木頭的味道。走出這間店,彷彿達到身心的宣洩,把內心的負能量排泄出去,好好做人。
希望能夠讓每個來過的人找到屬於自己的放鬆感受吧。
因為成功是沒辦法複製的,但只要聽到「美好排泄」這四個字,人們可能會聯想到我們的設計服飾或是店裡那些色彩繽紛的物品。它是一個觸及點,讓大家記得:「哦,就是那間店。」即便有一天這間店倒了,也能留下值得回味的印象,這樣就不錯了。
我們一直在思考未來的發展方向,可能明年會將商品數位化,比如在蝦皮或其他平台上架。如果狀況良好,我們會繼續經營實體店。但如果條件不允許,可能會全面轉型為數位化。不過,我們依然希望實體店能繼續存在,這樣才能長久經營下去。
GL:最後,您個人對於好好生活的定義?
享受一個人吧,我還蠻享受孤獨的感覺。不管是自己出去玩,還是工作的狀態,我覺得跟自己相處還蠻重要的。
現在很多人似乎很難感受孤獨,或者害怕孤單,吃飯不能一個人,電影也得跟人一起看,但這些都是我很常做的事情。
其實一個人也能活得很好,所以我很享受這樣的感覺。或許是住在都市的關係,人多反而更感到孤單。像我們這裡,人不多,只有一些貓和狗作為陪伴,這樣也挺好。不知道用什麼方法可以問我,我可以幫你排個歌單,讓你孤單的時候聽。
一個人吃飯、一個人睡覺、一個人聽音樂,這應該也算是一種「好好生活」吧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