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度專訪|只要我的生活觸角延伸更廣,那麼收斂起來的竹製品就會更加精彩 【元泰竹藝社-林家宏】

林家宏,元泰竹藝社的第二代接班人,於十年前回到家鄉接手工廠,致力於打造充滿生活感並達到永續環保的竹藝產品。

他將對生活的細微觀察,巧妙地融入竹藝產品中,讓更多人了解竹製品的價值,同時促進永續發展和環保意識的普及,以其精湛的細微的觀察、洞察力,獲得台灣和國際市場的認可,成功將家中產業轉型並提升至嶄新的水平,使元泰竹藝社成為竹藝領域中備受關注的品牌。

GL:請您先簡單自我介紹,以及元泰竹藝社

我姓林,叫做家宏。我是元泰竹藝社的第二代負責人。早期,我們家是在製作棒針的,也就是織毛衣的工具。但由於時代變遷的關係,不敵貿易商抽單,且台灣也沒有織毛衣文化,所以就逐漸式微。

後來工廠打算關閉,我媽就問我是否要接手這間工廠。當時10年前回來承接後,才重新瞭解了竹產業過往的背景、脈絡,以及我們家在竹產業中的定位。

了解後才知道,原來我們元泰竹藝社所代表的是堅守台灣價值的一間工廠,第一個它沒有西進大陸,再來就是它是使用台灣的竹材料去製作竹製產品。

接手工廠後,我們非常努力地重新轉型,讓它有機會變得不同,但如果依賴貸款的方式,幾乎不可能。所以後來,便開始開發自己的產品與品項,逐漸朝著這個方向前進。

GL10年前承接家裡工廠之前,是從事什麼行業呢?過往的經驗是否有影響到元泰竹藝社的產品開發?

承接家裡工廠之前,過往的經驗算是跨領域、斜槓。國中畢業後進入了軍校,在軍校讀了三年畢業便進入到軍隊負責修理IDF飛機的引擎,這份工作持續了大約六年。

退伍後,我開始經營自己的品牌服飾店,持續了四年,設計、打版、打樣等通通自己來,也因為這段時間積累了大量的想法、能量和市場洞察力。

我並不是本科出身,我之所以投身於不同領域,純粹是出自於喜愛、以及對設計的熱忱、勇於接觸新領域,才會驅使著我去嘗試不同的領域和挑戰。

GL:所以你在接的時候並沒有花太多時間猶豫跟抉擇嗎?

沒那麼厲害,一定都會有猶豫跟抉擇的階段,大概有兩年的時間,都是台南與竹山兩地跑。有一天,我駕駛車輛在高速公路上行駛,因爲下著大雨路上溼滑,我的車子在高速公路上打滑360度好幾圈,差點衝下去護欄後,我發現,不行,如果這樣繼續下去,有一天我可能會死在這條高速公路上,於是,我便告訴我媽,我要專心回來家裡,管理工廠。

所以,事實上,在那段時間內,我經歷了一段拉扯和猶豫的時期。因為對於我來說,要放下自己非常熱愛的事情,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。

GL:經過兩年抉擇之後承接了家業,那在開發商品過程中,是否有遇到困難?ex:上下游溝通之類的

開發竹子產品其實都還好,有一句話叫「順勢而為」,竹子長得直直的樣子,只需跟隨它的形態來設計產品,那便不會有誤。但如果要改變它的物理特性,就得花大量的力氣、磨具、時間去做測試,且效果不一定是你想要的,它可能會暫時呈現你要的樣子,但遇水之後又會回彈,所以竹子是一項非常難搞的素材,我們也是花了三年的時間才摸懂。

竹子最困難之處,是溝通。如何讓竹製品能夠與社會大眾溝通、與大家所習慣的生活模式去溝通,這可能是最困難的部分。

舉例來說,當我們開發完竹牙刷時,我們到市集推廣,當我推銷給客人竹牙刷時,客人第一個反應竟是:「牙刷?那要刷哪裡?」。

明明是同樣的品項,但當它的素材特性遠離它原本的想像,或是他的生活中沒有這項物品的話,他就這沒辦法想像,並且與我們的生活連接起來,所以推廣就會變得非常有難度。

此外,因為台灣盛產竹子,人們普遍認為竹製品應該很便宜,但我們的牙刷從100-180塊都有,所以有許多人認為我們的價格太高,大家一開始都會用非常抗拒或者高標準的心態去看,這都是需要我們不斷努力、解釋,使大家理解竹子產品的價值,隨著時間的推移,人們也能逐漸接受和理解。

其實也是整個社會趨勢在改變的關係,大概在七、八年前我們用竹牙刷再推減塑時,大家並不認同,大眾普遍認為,環保的東西就是貴,就是難用,就好比健康的東西就是難吃。

當初為了要開發一款好用的牙刷,花了非常多的時間,我自己非常不喜歡用情緒勒索的方式去要求大家,因為我環保所以你要支持我,不是,而是因為好用。所以我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去改量刷頭,比如一撮刷毛裡面有幾根毛;牙刷進入到口腔內要如何刷到最後一顆臼齒也不會感到不舒服,這些都是需要經過很多的回饋與測試,開發到後來甚至連牙科診所都請我們幫他們開發牙刷,那就表示說某一程度,我們的牙刷已經被牙醫診所所認可。

總之,開發竹製產品最困難點主要在於如何讓社會大眾理解、接受這些產品,並且取代傳統的塑膠產品,進入他們的生活。當然,還有其他困難,如竹子材料短缺等,但我們相信,這些困難都會克服。

GL:那您在開發這些產品時,靈感會是從哪邊來的呢?

我有個習慣,當我設計T-shirt時,我會翻閱許多雜誌,觀看國內外的時尚秀,從中截取一些元素,將它們轉化為T-shirt或圖案的概念,再進行設計。

通常,我會設計5款T-shirt,前面的三款是目前流行的顏色、圖案和款式,大家都能接受的,而剩下的兩款是我用來測試未來可能流行的趨勢。前三款無庸置疑一定會賣,但如果這兩款也賣得很好的話,那就表示我們抓住了未來趨勢,那麼在下一次推出新產品時,我們就會將預備兩款增加到第三款。這種方式幫助我們不斷進步,走在時尚潮流的前沿。

至於開發竹製產品也是一樣,我會尋找國外有設計但台灣沒有的竹製品,或者是國外有販售但台灣沒有,並將其與我自己的生活習慣結合。

要建立一個品牌,必須與品牌的製作者有高度的連結性,這樣製作出來的產品時才會是沒有違和感的,我的品牌就是我的生活。

我自己喜歡戶外活動,如露營、登山等,因此我們的產品都是以這種生活方式為基礎進行開發,包括牙刷、吸管、杯子等生活用品,都是靠著生活裡面的小細節跟敏感去開發出來。

GL:您剛剛有講到你蠻常閱讀雜誌來觀看國外不同產品,那有沒有推薦,或是經常在觀看的雜誌?

我經常閱讀的雜誌包括日本的《Premium》、《OUTDOOR STYLE GO OUT》等等。我喜歡看日本的雜誌,因為它們在整理產品資訊的時候非常完整,細節也整理的很好。我特別喜歡看細節。台灣的竹工藝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日本的影響,早期許多竹工產品是從日本代工,並受到他們的技術指導。不過,我們也發展出屬於自己獨特的台灣美學。因此,我們會觀察不同的文化、小細節,例如:導角、小配件等,這都對產品的開發有幫助。

我們更喜歡觀察和學習,但不是盲目模仿。

GL:元泰竹藝社目前已經有很多竹藝產品,讓大家瞭解竹藝並到走進生活,那接下來會想要開發什麼樣的商品,讓大家更認識竹製品呢?

我之前花了兩個多小時在咖啡店認真思考,我可以開發哪些產品,發現大概有150多種與竹子相關的產品可以開發,這些產品都是與生活且息息相關的。如果認真開發出來,可能會像竹子版的無印良品一樣。

只要我的生活觸角延伸更廣,那麼收斂起來的竹製品就會更加精彩

我們接下來計劃開發許多不同的產品,例如竹製的香氛蠟燭、隔熱墊、登山杖等等。有時後我們開發出來的東西感覺很ㄎㄧㄤ,但我們都很認真,之所以如此認真是因為,當我們對生活的偏執與美感是夠的話,那麼開發出來的產品大家都會接受,因為起碼市場上看不到,而且沒有人這麼做。

我覺得最有趣的產品是登山杖,我這樣講可能會直接,其實老實說大家登山沒有那麼厲害,登山杖在實際使用中大多只是輔助工具,許多人都僅是健行而已。所以那一根登山杖僅需要簡單、能夠處理即可。我們的理念都是朝著零廢棄、減塑去製作,因為它是一項常態性的消耗品,希望將來人們在登山時,可以在登山口取得一支堅固、耐用,並且不會讓整個路程感到太安靜。

GL:所以目前有兩個重點,一個是零廢棄,另一個是減塑?

對的,我們目前的核心重點有兩個,一個是零廢棄,另一個是減塑。這兩個方向是我們始終堅持的,在開始進行這些核心工作的同時,聯合國於2017年發布了SDGs的17項指標,其中包括了許多與零廢棄和減塑相關的內容。

這些指標的核心理念與我們一開始開發產品的初衷完全一致。因此,我們持續朝著這個方向前進,不斷努力。

GL:元泰竹藝社應該已經算是台灣有名的竹藝相關團隊,那在經營品牌這十來年之間 有沒有深刻或感動的事情

有一次我台北的朋友,他跟我說他的媽媽去菜市場買菜,但買了我們的竹牙刷回去。我覺得這很有趣,這就是我們想要的最終極目標,它就是會融入在你的生活,並且是能夠非常輕易即可購買到,而不是太過於理想化,以至於很難進入這個領域,我認為這些都是錯誤的,所以我們才一直積極的往生活用品下去開發。

產品與產品之間都會有自己的故事,例如有一個朋友回饋給我,他去登山時看到前方的登山客背包上面掛了我們的杯子,剛好他也帶著我們的杯子,攻頂時他們就彼此拿著乾杯。

除此之外,目前有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合作夥伴開始支持竹製品,也有許多國家希望能與我們合作,因為他們認為來到台灣,這就是台灣的文化並想推送出去。

做到現在除了大家認同以外,也開始慢慢地透過自己的方式分享屬於台灣的文化,我認為,這些都是我們值得持續努力的方向。

GL:對於元泰竹藝社的未來,有什麼期許和願景?

我們一直都不覺得自己是有多厲害的團隊,包含作品牌行銷也是,我們就是一直按照自己的步調,一步一步的去做我們覺得應該要做的事情、慢慢擴展,擴展之後我們也沒有自我膨脹,依然在竹山,做著我們認為很微小的事情,期許的話,

其實很簡單,就是做好一支牙刷而已。

然而,隨著時間的推移,這些點已經慢慢的變成線與面,形成了一條完整的產業鏈,包括竹林管理、竹機具的設計與加工,以及產品的設計、產出和銷售。

在這個過程中,其他國家若是有這些需求,他們直接與我們洽詢,我們就可以把整套國家的減塑方案以及solution跟他說明,讓各國可以通過這樣的方案振興自己的竹產業,同時實現減塑的目標,並利用機具自動化降低進入這個領域的門檻,幫助解決老齡化和勞動力短缺等社會問題,讓更多人能夠參與和受益。

GL:最後的部分,您對好好生活的定義是什麼?

我很努力的工作,就是為了要好好的生活。

我們公司晚上是不加班的,五點半一到大家該下班就下班,我覺得這是最好的狀態,即使有很多事情要忙,也要很有規律的一個一個將它消耗完畢,從而保持大家在工作時情緒的是穩定的。

在工作和生活之間找到平衡,擁有充實而有質量的生活。

Picture of Nina 好好生活書店 影音編輯

Nina 好好生活書店 影音編輯

對我而言,宇宙是無盡的詩意,旅行是連結靈魂的方式, 透過旅行,尋找自己在這廣袤宇宙中的位置。 夢想是在埃及躺平一年!
Picture of Nina 好好生活書店 影音編輯

Nina 好好生活書店 影音編輯

對我而言,宇宙是無盡的詩意,旅行是連結靈魂的方式, 透過旅行,尋找自己在這廣袤宇宙中的位置。 夢想是在埃及躺平一年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