稻草雨衣?這件來自柏林的設計,讓你雨中自帶庇護所

在巴黎建築與景觀雙年展(Biennale d’Architecture et de Paysage d’Île-de-France, BAP! 2025)的展場裡,一件由稻草編織而成的雨衣,靜靜地展示著一種全新的可能性。它的名字叫 Chaude Couture,來自柏林的設計工作室 Fabulism,由設計師 Giulia Pozzi 與 Mirko Andolina 共同創立。他們沒有選擇常見的塑膠材質,而是回到土地,嘗試用最自然的稻草,編織出一件既能遮雨,又能成為身體庇護所的衣物。

一件會呼吸的雨衣,像把風景穿在身上

Chaude Couture 全以稻草手工編織而成。它的外型帶著拱頂般的弧度,可以覆蓋上半身,頂端延伸成圓潤的帽狀,能貼合頭部,卻不會讓穿戴者感到笨重。因為取材天然,這件雨衣格外輕盈,不只是一件服飾,更像是一座隨身的小型庇護所(micro-shelter)。雨水落下時,順著稻草的表層滑落,不會滲入內裡,讓人自然地在雨中獲得保護。

這樣的設計靈感,來自於過去傳統的雨衣樣式,也來自於熱帶地區人們對雨季的智慧——衣服不與水對抗,而是學會與水共處。東亞地區過去數百年來便使用稻草、棕櫚葉等植物纖維製作雨具,讓雨水順勢流下,這份文化經驗成為設計師的重要啟發。

從巴黎雨季到全球氣候的思考

Fabulism 的設計關注的不只是服裝本身,而是人們如何在變動的氣候裡調整生活。他們觀察到巴黎奧運期間,暴雨讓街上充斥著一次性塑膠雨披,那一幕,成為他們思索的起點:我們是否能有一種更環保、更與自然相容的選擇?

於是,Chaude Couture 便誕生了。這件雨衣不僅是時尚的表述,更像是一個文化風景的縮影。設計師說,穿上它,就像是把一部分的風景帶在身上——在城市與自然、人與土地之間,建立一種新的連結。

自然與設計之間的可能

Chaude Couture 的誕生,提醒我們衣服不只是外在的裝飾,它同時也是文化的一部分,映照著人類如何與環境共生。當氣候變遷成為日常,我們或許需要的不只是建築與城市的改造,更是日常衣著的重新思考。

這件以稻草編織的雨衣,或許難以成為量產的商品,但它傳遞了一個清晰的訊息:設計能夠回應環境,也能為生活提出新的提案。雨水落下時,不必躲避,也許我們能像這件衣服一樣,學會與自然對話。

SOURCE

Picture of 曹竣瑋 好好生活書店店長 / 員林紀事影音編輯

曹竣瑋 好好生活書店店長 / 員林紀事影音編輯

彰化員林人,靠著多媒體接案維生,大學畢業後在家鄉開一間「好好生活書店」,並與在地夥伴一起製作「員林紀事」在地生活誌,期許自己可以成為一個自由並好好生活的人。
Picture of 曹竣瑋 好好生活書店店長 / 員林紀事影音編輯

曹竣瑋 好好生活書店店長 / 員林紀事影音編輯

彰化員林人,靠著多媒體接案維生,大學畢業後在家鄉開一間「好好生活書店」,並與在地夥伴一起製作「員林紀事」在地生活誌,期許自己可以成為一個自由並好好生活的人。